• 32学苑

    扫码下载app随时开始学习

    iphone&android

当前位置:

行测备考:翻译推理中的“前推后”与“后推前” -亚博188网站

2024-10-23 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浏览次数:

【考试咨询】全国公考交流群(日更课):825845872|微信公众号:展鸿教育|官老师:18969902976

亚博188网站-亚博游戏app

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模块中的一种题型。这类题型的特征是题干和选项所给的信息中包含了逻辑关联词,要求我们按照推理规则找出一个可以推出或不能推出的选项。

所谓翻译推理就是根据题干的逻辑关联词来翻译,并根据推理规则来确定哪个选项可以推出,哪个选项不能推出。因此,基本的翻译公式和推理规则我们需要牢牢记在心里。

“前推后”与“后推前”是翻译推理最基本的翻译公式,我们需要对一些关键词的翻译结果进行准确记忆,并根据固定的推理规则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答案。

一、“前推后”的逻辑关联词

所谓“前推后”,就是前半句推出后半句(a→b),即当前半句为真时,后半句一定为真,下面给大家列出前推后的基本逻辑关联词:

如果a,那么b;

若a,则b;

只要a,就b;

所有a,都b;

为了a,一定(必须)b;

a是b的充分条件。

二、“后推前”的逻辑关联词

所谓“后推前”,就是后半句推出前半句(b→a),即当后半句为真时,前半句一定为真,下面给大家列出后推前的基本逻辑关联词:

只有a,才b;

不a,不b;

除非a,否则不b;

a是b的前提/假设/基础/关键/必要条件/必不可少的条件。

三、逆否等价

逆否等价是翻译推理最基本的推理原则,即a→b=¬b→¬a。用文字表示:肯前必肯后,否后必否前,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。

例:如果天下雨,那么地会湿。

翻译:天下雨→地会湿;

逆否等价:¬地会湿→¬天下雨。

【例1】(2024国考)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,只有扎根人民,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源泉。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,观照人民生活,表达人民心声,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、描绘人民、歌唱人民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,了解百姓生活状况,把握群众思想脉搏,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、阐明道理,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儿里。

由此可以推出(    )。

a.文化文艺工作者只有走进实践深处,才能观照人民生活

b.如果不扎根人民,创作就不能获得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源泉

c.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到实地调查研究,才能了解百姓生活状况,把握群众思想脉搏

d.如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没有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、阐明道理,就说明他们没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

例1.【答案】b。解析:本题考查翻译推理。

第一步:翻译题干信息。创作获得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源泉→扎根人民。

第二步:分析选项,确定答案。

a项:翻译为“文化文艺工作者观照人民生活→走进实践深处”,题干未提及二者之间的推出关系,无法推出,排除。

b项:翻译为“不扎根人民→创作就不能获得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源泉”,否定题干的后件,可以推出否定前件,即创作不能获得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源泉,可以推出,当选。

c项:翻译为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了解百姓生活状况,把握群众思想脉搏→到实地调查研究”,题干未提及二者之间的推出关系,无法推出,排除。

  • 1
  •  
  • 2
  •  

注: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

立即咨询

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

免费网课

面授班级


网站地图